從阿特拉斯、英格索蘭等世界聞名螺桿式壓縮機品牌進入中國開始到如今現已有近百年前史了,那么國內如今的螺桿式壓縮機發展程度如何呢?是不是從本來的螺桿式壓縮機主機一味依靠進口改進到國內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給自足呢?國內螺桿式壓縮機行業國產化程度如何?
我想,空壓機研討發現,螺桿式壓縮機的國產化和國產化程度、國產化水平可以從如下幾個具體方面得到表現:
(1)市場份額中國市場出售的螺桿式壓縮機整機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公司(包含外資、合資或民營)出產的。
(2)螺桿式壓縮機機組體系水平機組系統規劃水平緩操控技能與國外水平共同,且國內設計出產的螺桿式壓縮機商品更多地考慮了中國環境要素,更習慣中國的氣候條件。
(3)螺桿式壓縮機主機是核心部件,現已完成了國產化,而且形成了設計出產。主機的設計水平、加工工藝水平日趨老練,如HANBELL(漢鐘)的主機現現已歷了近5年的商場考驗。
(4)螺桿式壓縮機專用閥和配套件現已全部完成了國產化,包含螺桿式壓縮機進氣控制閥、溫度控制閥、小壓力閥、空氣濾清器、油分離濾芯、管路附件、專用操控器、冷卻器、專用電動機和螺桿式壓縮機潤滑油等。
(5)螺桿式壓縮機人才優勢,各公司通過近10年的人才訓練,現已具有螺桿式壓縮機專業技能人才。
(6)商品規范和實驗規范,國家和行業現已有螺桿式壓縮機商品規范。實驗規范與世界規范共同(GB/T3853與ISO1217平等),能效規范GB19153—2009,對壓縮機行業提出更高的需求,對螺桿式壓縮機行業的競賽方向有指導意義。商場出售的螺桿式壓縮機商品的功能遍及符合或優于國家規范和行業規范。
(7)商品服務:螺桿式壓縮機商品服務水平現已得到提高。
(8)用戶認可度:國內用戶從心理上現已將國產螺桿式壓縮機與進口螺桿式壓縮機平等看待。
總結起來,國內的螺桿式壓縮機商場的競賽態勢發生了變化。